跳至正文

当牧师、宣教士、禾场使徒三人相遇,会激荡出什么宣教火花? 有方法和制度:缺你不可

宣教这条路上有哪些拦阻?

基督徒对宣教事工不理解、不愿意离开本族本乡、家人或教会不给予支持、本身语言学习与适应能力不足、怕到了当地生活缺乏保障、热情过后只剩下恐惧与害怕…这些都是使我们无法踏上宣教之路的种种原因之一。

“将福音传到地极”是上帝的心意,也是给教会的托付。但今日台湾的教会在跨文化宣教上正面临与宣教士链接断层、缺乏宣教策略、工场机制不足等挑战,“MOVE”期待透过全新差派机制,帮助台湾教会回应大使命。

根据统计,目前全球仍有31亿、约41%的未得之民(缺乏基督教会、宣教士、圣经等信仰资源,而从未接触福音者),而专注在未得之民当中扎根的宣教士,仅一万多名,占全球宣教士约3%,极度有限的资源与人力,使得福音难以完整传递。

Radius Asia总干事陈维恩牧师过去曾于巴纽地区宣教,在训练宣教士的执行层面具有丰富经验。(图/陈维恩牧师 提供)

“任何被MOVE差派出去的宣教士都会接受训练,希望大家在出去前DNA已经一样,不是到工厂再来磨合。我们希望把更完整的差派系统作出来,可以聚焦服事,且采用团队作战的方式,不会让你单打独斗。”陈维恩牧师受访表示,每个准宣教士都要做好万全准备,方能上战场。

他提到宣教士须具备的4个条件:

1.必须有成熟的教会生活。宣教士的教会愿意支持其异象和事工。

2.需要具备学习当地语言和文化的工具。不建议长期使用翻译工具,任何跨文化宣教都应有目标和学习工具,能把当地的语言学到精通,更能走进外邦人心中。

3.必须熟知神学知识。宣教士不一定非要上完神学院道硕的3年课程,但是他必须对整个福音概论十分理解,并能将神的救恩完整阐述出来。

4.需要在“苦难神学”上有预备。宣教士不是为了吃苦而吃苦,而是真实明白神在世上的计画,从圣经的角度去面对苦难,否则容易在热情过后,被儿女教育、配偶健康、心理压力等问题击垮,我们须更明白神的心意。

陈维恩牧师鼓励所有宣教士:“勇敢地,继续走下去,不要放弃!”

旧鞋救命创办人杨右任弟兄在非洲服事已行之有年,在当地拥有完善的工厂基地,可作为宣教士被差派前自我训练和适应的中继站。(图/杨右任 提供)

根据统计,世界上仍有31亿的人口,约41%的未得之民,一生未曾听闻福音,也没有读过圣经。(图/杨右任 提供)

“这10个月的训练也是某种程度的筛选机制,他(准宣教士)的适应力如何?适合做什么样的事工?或是他可能有其他更好的发展,我们都能提供协助。”杨右任弟兄分享,这批准宣教士受训后,会在出发前,先待在旧鞋救命的台湾办公室待命,并熟悉非洲当地的文化和习惯,一切稳妥后才会出发宣教。

他提到,目前工厂基地位于肯尼亚,并将带领宣教士先往设备完善的基地实习,等一切适应后,就前往肯尼亚、南苏丹等国北边的未得之民之地创建教会,并且每半年会回到基地整顿、重新出发,鼓励更多人加入宣教的行列。

iM教会主任牧师松慕强(图/松慕强牧师 提供)

“台湾教会复兴的最后一块拼图,就是宣教。耶稣已经清楚给了我们大使命,当我们愿意回应,上帝就供应。若教会真的走在宣教呼召里,无论天地都会为教会效力。所有准宣教士,都必须是教会训练成熟的领袖,这样的人才拥有前往宣教禾场的第一张入场券。”

松慕强牧师鼓励所有弟兄姊妹,大使命是我们的本业,无论年长或年轻,只要有一颗愿意回应的心,神都可以使用我们。

MOVE三大宣教使命

1.“链接教会宣教”。

和共同异象的本地教会链接,藉由明确的宣教策略与目标,共同预备与差派宣教士,同时,教会也将清楚工场端的运作机制,让教会不仅可以及时关怀差派之宣教士,也能带动会友对宣教使命有感而投入。

2.“进入未得之民”。

将提供完整、为期十个月的宣教训练,模拟工场端情境生活,从语言与文化、生活管理,以及福音传递,提供实际操练,并创建回报机制、紧急退场机制,帮助宣教士前往目标族群,安置家庭与扎根宣教工作。

3.“创建当地教会”。

使福音完整地传递至未得之民群体,包含(必要时)翻译当地母语圣经、按立长老,经历陪伴与辅导后,宣教士即可传承并离开工场,定期观察教会后续发展。

 

  • 文章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