值得花那麼多時間預備嗎?
讓我們想像以下情況…
「黃主任,你好。我是張宣教士。我還未收到這個月的生活費,已經是月中了。」
「哦!是嗎?非常抱歉。那請問你每月的生活費是多少呢?我手頭上沒有你今年的預算。」
「我想大概是每月500美元吧?我也不是很清楚。總之要讓我有足夠生活費用。」
「那好吧!這個月你收到的支持款項還不錯。那我就給你700美元吧!」
「好呀!那謝謝你了。主任,你真好!」
「吳主任,我是李宣教士。我目前住的房子租金每月300美元。我想搬到較寬大的房子。不過它的月租是400美元。可以嗎?」
「讓我看看你的財務記錄… 不錯,目前你收到的奉獻足夠,半年後的情況就不曉得。不過,你搬家吧!我們到時再看,或許會有奉獻進來。」
以上的虛擬情況或許曾經發生在讀者的機構或工場裡。這種情況長久下去會產生不健康的財務運作。
筆者曾有一段時間在政府部門工作,年初是部門忙碌的時刻,為的是預備下個財政年度的預算:有新的器材或裝備需要購置嗎?器材的維修費是多少?有新的計劃嗎?新發展需要花費多少?需要增加人力嗎?… 筆者那小部門的預算,匯合其他部門的預算,成了整個組織的預算。所有組織的預算集合起來就成了政府下個財政年度的總預算。為甚麼預算這麼重要?真的需要機構同工、宣教士、後防同工,花這麼多的時間去預備嗎?有些宣教士認為這是繁瑣的作業,寧可將時間用在傳福音、培訓、講道等更有價值的事工上。難道「數目字」就沒有價值嗎?
一點觀點及指引
筆者綜合這方面的觀點及指引如下:
1. 聖經教導我們「凡事都要規規矩矩地按著次序行」(林前十四40,聖經新譯本)。雖然經文的上文是論到方言恩賜的使用,但我們也可將之應用在財務管理上,因為上帝畢竟不要我們產生混亂。混亂無法叫人安靜,只會在將來的日子產生財務上的爭端。
2. 舊約不是也有很詳盡的賬目記錄嗎?例如,王上四22-23記錄了所羅門王每日宮廷裡所用的食物、五11記錄了希蘭王從所羅門王得到的回報。有宣教士投訴看到數目字就頭痛,但舊約卻保留著許許多多的數據及賬目。我們讀經時經常不大關注這些數目字,但它們的存在確實讓我們發現我們的上帝看重數字、關註記錄,不論是會幕的建設,或是聖殿的建造,都離不開精準的數據。
3. 預算提醒我們注意價格。如果我們已經預算購置一台700美元的電腦,我們就不會輕易被說服去購置上千元的電腦。沒有預算就等同沒有設下上限,沒有上限便容易隨意隨性地花費,只怕成了不負責任、不善管理上帝託付資源的管家。
4. 預算限制我們不花我們沒有的錢。雖然預算只是一種「紙上談兵」,但它是一種約束。有些宣教士填寫預算的心態是隨隨便便。宣教士寫預算時,必須禱告思考下一個財政年度的優先次序。想發展甚麼?想做甚麼?事工需要甚麼購置?哪一項比較重要?哪一個在先?哪一個在後?有可能籌得這筆款項嗎?… 因此,預算也可以說是一種計劃書,限定我們按著原先的計劃行。這當然不表示預算毫無伸縮性,是死板的。預算的機制裡也應當設有可以修訂的空間,以應對突然的變化或契機。為了防止被濫用,預算的改變或修訂需要有上級的審查與批核。
5. 預算讓宣教士對錢財管理有清楚的交代及清潔的良心。若宣教士有了一個清楚的預算,機構和宣教士就可朝著這個既定的目標籌款,機構也根據這個預算每月或每季撥款給宣教士,宣教士也可按照其預算,確定本身的收入,在原居地繳稅。預算限制宣教士可以為自己籌得多少款項,也限制宣教士每月可以拿多少生活費。這種限制有助讓宣教士在財務管理上,對機構、支持者、支持教會有清澈的透明度。
有助達致上述用處及防範
筆者的差會因此在每年7月開始統籌下一年度的預算。總部會把個人評估、事工評估、計劃書、預算等表格寄給每個單位的宣教士,請他們用心填寫。宣教士們填妥表格後寄回總部,總部作出相應的回應、調整、商討及統籌,計算出下一年度的財政預算。與此同時,總部也根據提供的資料,為每個宣教單位草擬下一年度的預算。這包括宣教士個人的生活預算及福利、個人事工的預算、團隊事工的預算、開展新事工的預算等。這過程必定消耗團隊相當多的時間及精力,但畢竟能有助達致上述的用處及防範。
行政向來在宣教事工中不被看好,常被忽略或被放到最末處理。但我們不要忘記,但以理及約瑟這兩位敬畏上帝的舊約人物,都是卓越的行政人員,上帝欣賞也看重他們手所作的。
(作者為華傳東亞/東南亞區工場主任)
- 文章
- 胡惠強